发布时间:2013-09-12  浏览次数:

南京财经大学教务处

南财教字[2011]3


南京财经大学教务处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要点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培养人才为核心,切实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不断深化本科教学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为创建有特色、高水平财经大学的目标扎实工作。

一、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

(一)根据国际国内发展的新情况、新需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素质,师资队伍、学科专业结构,社会对学校的期待以及学校的使命与责任等),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教育思想观念的大讨论,努力实现以下转变: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从传授知识为中心向传授知识与探究问题相结合转变;从课堂为中心向课内、课外相结合,自主学习与研究实践相结合转变;从教材为中心向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转变;从单一的专业学习向复合型知识学习转变;从国内学习向拓展国际、国内视野,跟踪学术前沿转变;从知识能力教育向知识能力教育与全面人格养成相结合转变。

(二)在学习讨论的基础上,筹备召开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凝心聚力,开拓进取,紧紧围绕“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核心内容,统筹推进本科教学工作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出台学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在各学院和相关部门研讨、论证的基础上,出台南京财经大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从制度层面在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方面形成共识,进一步明确学校下一阶段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工作部署和实施重点,并通过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实施,为构建符合我校发展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的培养模式奠定坚实基础,不断提高大财经视域下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三、进一步完善2013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调整修订2013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按照控制规模、优化结构的要求,在第一学期课程、学分不变的前提下,将四年制本科各专业的总学分控制在160学分左右,保证各类课程的结构更加合理。

(二)学习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拓展专业复合的选择空间,着力解决目前转专业所带来的各种矛盾和失衡,探索在部分专业2013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辅修专业、双专业教学计划等,条件成熟时自2013级新生开始试行,积极为学生跨专业学习提供条件保证。在此基础上,所有专业的核心课程逐步向全校开放,实现学生知识结构的复合。

(三)加强知识结构的自我优化,充分利用学生在校学习的有效时间,合理规划各类课程设置,完善暑期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的安排,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就业优势。

(四)配合红山学院办学体制改革,按照夯实基础、强化实践、体现差异、打造特色的要求,进一步优化红山学院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

四、围绕“本科教学工程”,系统推进教学改革

(一)全面加强课程建设。

1. 总体要求:调整课程结构,精炼教学内容,创新课程形式,改进课程教学,完善学习评估。

2. 重点工作:

1)完善课程教学的基本规范,包括教学大纲、作业制度、考试制度和助教制度等,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2)推进课程资源的数字化,加大视频网络课程建设,成立视频网络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完成数学类视频网络课程建设试点,逐步推进其他学生受益面广、承载量大的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视频网络课程建设,共建和共享网络课程平台和教学资源。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推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持续创新,按照学习环境网络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方式多样化的要求,进一步推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深度实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逐步完善课程评估方案,持续开展课程评估。

5)完善教学团队建设。探索研究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和功能发挥。

(二)着力强化专业建设。

1. 进一步调整学校专业建设规划,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实际,充分整合学校资源,对照省高校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提出的意见,增设部分新专业,进一步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保持动态平衡。

2. 切实加强新建专业建设,从师资队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经费投入等方面保证新设专业的办学条件,在进行年度检查的基础上发布专业建设质量年度报告。

3. 修订完善学生转专业办法,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研究制定本科专业规范和本科教学质量标准。

4. 完善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采取有效举措,试行开展专业建设考核评估,鼓励各专业办出特色。

(三)完成各级“本科教学工程”和“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等建设的若干具体工作。

1. 组织开展2013年第五届教师教学竞赛决赛。

2. 组织开展校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申报、中期检查和验收等工作。

3. 进一步总结经验,加强培育,积极建设,争取在推荐、申报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和省级“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立项方面取得新进展。

五、着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

(一)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意见精神,出台学校《进一步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实施意见》,统筹推进学校实验实践教学改革。

(二)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1. 进一步明确加强实践教学的基本思路,坚持倡导抓典型,具体抓落实。

2. 进一步完善包括认知性实践、专业实践、课程实践及重点调研在内的实践教学体系,健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机制,建设校外校内相结合、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切实加大学生的训练力度,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三)认真抓好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

1. 在充分调研、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我校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发展规划。

2. 以全面共享和提高效率为目标,修订学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实施意见》,建立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探索校企合作加强实验室建设的思路和举措,提高实验室的开放性和使用效率。

3. 持续加强课程实验,专业实验和综合实验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综合实验课程开设的系统整合;加强全校实验选修课程的开设与管理;系统开发具有创新性的实验教学软件与实验教材。

4. 采取专兼职相结合,以兼职为主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5. 组织申报“十二五”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力争取得突破。

六、着力探索人才培养特色的支撑体系建设

(一)优化知识结构。

加强大财经视域下通识课程体系和交叉复合的财经类课程体系建设,强调融会贯通,强调知识的厚重。

(二)强化能力培养。

注重跨文化交流与沟通能力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增设中外文化学习与比较的内容,在继续巩固提高英语四、六级通过率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特别是英语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三)深化公共课程改革。

1.不断完善外语教学改革,“提升平台、优化模块”的内容:

——提升红山学院英语六级通过率。

——实施持续性的外语口语提升计划。

——采取多元认证的方式拓宽外语学位等级考试的路径。

——坚持外语教学四年不断线。

——增加外教授课比例,提升外教授课的质量和效果。

——每个学院至少与海外高水平大学建立1个以上供学生交流的项目。

2.认真总结数学公共课分层分类教学的经验,继续推进,细化完善,调动师生积极性。

3.按照“统一目标下的多维度考核”要求,着力推进计算机教学改革。

七、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一) 完成学生评教体系的调整、改革与完善。

1.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在调整学生评教方案的基础上逐步完善。

2. 进一步规范学生评教过程的系统组织和结果的有效利用。

(二)按照新出台的教学部门教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的内容, 在认真组织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调整和完善。

(三)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教学过程及结果监控。

1. 动态跟踪毕业班学生的成绩状况,确保毕业率与学位率达到学校规定指标。

2. 及时监控其他年级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效果,切实推进学风建设。

(四)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标准,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监督的长效机制。

1. 进一步建立并完善主要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的质量标准。

2. 进一步探讨即时监控的有效途径和可操作的实施方案。

3. 着力拓宽反向监控的渠道,根据毕业生反馈信息调整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等。

4. 编制并发布学校2012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八、全面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一)进一步完善新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1. 在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框架内,进一步完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修改、充实和调整。

2. 进一步加强以教务处为主的教学资源库建设。

(二)逐步完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制度、学习制度和管理制度,确保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1. 修订学分制学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在操作中逐步完善。

2. 继续完善学校组织的在校学生出国留学、游学学习与学籍管理实施细则。

3. 配合国际处,完成留学生学籍管理的相关制度。

4. 条件成熟时,探索试行主辅修制、双专业双学位制、弹性学制和完全学分制等管理制度。

(三)稳步推进课程考试改革。

1. 坚持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绝对成绩与相对成绩相统一,实施适应性、过程化、连续性考核。

2. 按照学校重修制考试管理办法,逐步推进课程考试改革。

3. 进一步完善试卷质量评审制度,强化考前评价;进一步规范试卷分析的要求和效果。

 

 

二○一三年九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