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要点
一、重点工作
(一) 扎实推进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根据《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进度表》,落实审核评估各项工作任务,按计划推进审核评估各项工作。
1、分解和推进2015年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填报工作;
2、组织专家开展两轮校内预评估;
3、组织学院(部)和部门撰写书面回答引导性问题,并撰写学院自评报告;
4、撰写校自评报告初稿。
(二)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1、成立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
2、制定南京财经大学《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3、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
二、常规工作
(三) 加强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改革
1、验收、评估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工作;
2、完成2014、2015年度校级视频课程验收;
3、制定《南京财经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开展2016年度校级在线开放课程遴选工作;启动新一轮通识教育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建设;
4、开展翻转课堂教育改革。
5、组织申报省级在线开放课程;
(四) 加强专业建设工作,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1、召开品牌专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布置、监督和落实品牌专业建设工作任务;
2、制定《南京财经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管理办法》;加强新专业建设检查,落实新专业建设年度质量报告制度;
3、施行《辅修专业实施管理办法方案》,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出台第二学位管理办法;
4、制定《南京财经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办法》,探索试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开设创新拔尖人才实验班。
(五) 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1、举办教学沙龙,为教师提供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2、开展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制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计划,开展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专题培训;
3、继续开展“送讲座到学院”活动,为教师发展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
4、优化教学名师和本科优秀教学教师的选拔机制,修订《本科教学名师评选办法》和《本科优秀教学教师评选奖励办法》;并开展相关评选工作。
(六) 推进“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1、出台《南京财经大学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意见》;
2、推进校级“质量工程”建设;
3、加强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项目培育、建设和申报工作;修订《南京财经大学教学成果奖项目遴选和培育办法》,立项培育高水平教学成果。
(七) 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
1、实施多媒体教室的信息化改造;
2、持续推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在建项目建设进度,提前规划2017年度申报项目;落实好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和验收工作;
3、进一步加大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整合资源,共建共享;
4、完善实验实践教学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的开放度和利用率;
5、加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使用实验教学智能管理系统进行教学和开放管理;
6、做好精品实验课程验收和新一轮课程立项工作,完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八) 加强通识教育管理工作
1、进一步加强通识课外聘教师的遴选与聘请工作,并加强对各学院外聘通识课教师的审核与备案;
2、做好通识课程的教学运营管理;
3、组织通识课程教学检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等检查与评估工作,加强对通识课教学质量的监督与跟踪管理;
4、继续组织举办高质量、高水平的通识教育名家讲坛,邀请学科名家来校讲学;
5、试行利用网络通识课程在线修读学分。加强通识教育在线课程等课外学习资源建设,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九) 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1、构建本科教学基本状态监控机制。搭建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做好2015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编写与发布工作。
2、完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包括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评教评学制度、教学信息反馈制度、专业评估制度、课程评估制度、实验教学评估制度、毕业论文(设计)评估制度、试卷评估制度等评估制度在内的全方位保障系统。
(十) 推进教学和教务管理信息化
1、建设教务处微信平台订阅号,多渠道发布教务信息;
2、积极开发具有我校特色的移动教务;
3、推行学生成绩、证明等文件的自助打印制度。
(十一) 全面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1、进一步完善优化转专业管理办法,制定《南京财经大学2016级本科生一年级末转专业实施办法》;
2、制定《南京财经大学学生转学管理办法》;
3、适度增加期中考试课程数量,以问题为导向,扎实推进期末考试改革;
4、完成2017-2019年度教材招标工作。
教务处
二〇一六年九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