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教务处
南财教字〔2025〕75号

关于做好202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中的一个重要实践性环节。为进一步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切实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根据教育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抽检办法(试行)》(教督〔2020〕5号)、《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程》(南财大教字〔2016〕160号)等文件精神,为做好2026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毕业论文”)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和管理,做好本科毕业论文的前期部署、中期检查和后期质量把关工作,全程监控工作进度与质量,确保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并从论文(设计)培育、校级优秀论文(设计)推荐等环节严格把控,做好省级优秀论文(设计)推荐工作。
(二)指导教师要求
1. 指导教师必须由治学严谨、认真负责、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是保证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责任人,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督促学生按照论文写作进度及时完成网上资料提交,并对毕业论文的各环节予以即时答疑和指导。
2. 指导教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换。
3. 鼓励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的教师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
4. 强化校企合作,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其中产业学院覆盖专业、产教融合专业“双导师”指导毕业论文比例达到70%以上;其他经、管、文、法、工、艺术专业校企“双导师”指导毕业论文比例达到60%以上,理科专业校企“双导师”指导毕业论文比例不得低于40%。
二、工作安排
(一)制定工作方案、确定选题阶段(即日起-2025年11月28日)
1. 工作内容
(1)各专业根据本专业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于2025年11月28日前提交教务处。
(2)遴选指导教师,确定选题,填写附件1:南京财经大学“千企万生”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库汇总表,并于2025年11月28日前提交教务处。
2. 工作要求
(1)选题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切实做到与生产实践、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紧密结合,鼓励从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工作选题,鼓励指导教师从自身科研课题中选题,鼓励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科竞赛参赛项目中选题,鼓励跨学科、跨专业联合拟定毕业论文题目。
(2)各学院应组织校内外专家对毕业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合理性、难易程度等进行审核把关。选题应加强实践导向,选题以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工作为基础的毕业论文产业学院覆盖专业、产教融合专业比例不低于70%、其他经、管、文、法、工、艺术专业比例不低于60%,理科专业不低于40%。
(3)题目的选择应坚持一人一题且与本专业密切相关,题目不要太宽泛,同一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论文连续三届题目不得重复。选题一旦确定,原则上研究方向不允许发生变化,但论文具体题目可以做出适当修改。
(4)推进“千企万生”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库建设行动。①为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根本任务,坚持需求导向、实践创新、校企协同三项原则,深入推进本科毕业论文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各学院须联合企业,共建“千企万生”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库。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期间,各专业入库企业命题或实践导向型题目数量应不低于当年本科毕业生人数的80%,确保选题真实反映产业需求。②采用“企业命题—导师选题—学生答题”模式,鼓励合作企业基于实际技术难点、管理需求与市场趋势提供选题建议;学院教学委员会联合行业专家进行审核论证,确保选题兼具实践性、创新性与可行性,符合本科人才培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可行的入库题目,并负责指导学生从项目实践到论文完成的全过程。③教务处对选用入库题目的毕业论文(设计)在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培育和各类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中给予倾斜。④实现题库建设的动态、全生命周期管理。各学院对入库题目应实施分类管理、动态调整,每年淘汰陈旧题目,新增前沿方向题目。引导低年级学生围绕入库题目组建跨学科团队,积极申报大创项目和参加学科竞赛,教务处将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中国大学生国际创新大赛评选中,对选用入库题目的项目给予倾斜。
(二)开题与优秀毕业论文培育(2025年11月29日—2025年12月26日)
1. 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的前期资料准备工作,在规定时间内上完填写《南京财经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提交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审阅、修改、审定开题报告,严格检查开题报告的内容和撰写是否符合规范、是否达到开题要求并认真签署完整、翔实的指导意见,对不认真者应退回重做。
2. 2026届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培育计划项目申报与遴选(另行通知)。
(三)论文初稿完成与中期检查(2026年3月2日—2026年3月13日)
要求学生对前期研究和选题工作进行认真复查和总结。指导教师对学生完成论文情况进行检查,检查论文是否按计划进度执行、选题是否需要修改、研究方向是否出现偏差等,认真进行指导并签署翔实的指导意见,对进度缓慢、工作消极者要批评和督促。
(四)论文查重、定稿与答辩(2026年3月14日—2026年5月29日)
1.2026年3月14日,开放论文查重系统,学生可按照要求使用(另行发布查重通知)。
2. 各学院按照2026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的要求(另行发布中期检查通知),成立答辩委员会,并于答辩一周前提交答辩安排表。
3. 论文评阅:2026年4月20日—2026年5月8日,指导教师与评阅教师完成毕业论文成绩评定。
4.2026年5月15日前,所有专业完成初次答辩并成绩发布。
5.2026年5月29日前,所有专业完成二次答辩环节工作。
6.毕业论文成绩由三部分组成,指导教师成绩占40%、评阅人成绩占20%、答辩小组成绩占40%。折算后的总分为整数,不进行四舍五入,最终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
(五)论文抽检
学校将按照专业一次答辩结束时间,在二次答辩开始前安排校内毕业论文抽检。
(六)总结与归档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结束后,各学院应及时认真总结,收集、整理和保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相关资料,做好总结与归档工作。
(七)学生评价与分析
本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将加入学生评价环节,学生将对指导老师的指导工作进行质量评价。评价结果将作为老师整体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之一,同时也作为学校与学院完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重要参考。
三、其他要求
(一)做好辅修专业学生论文工作
根据《南京财经大学本科辅修专业实施管理办法》(南财大教字〔2020〕192号)文件精神,选修辅修专业需完成该专业学位论文。本次选修辅修专业的2022级学生应同时完成本专业论文和辅修专业论文共计两篇。学院应做好辅修学生论文指导工作,确保辅修专业论文质量。
(二)操作指南
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相关工作一律通过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进行网上操作,学生和指导教师可通过点击教务处主页上的“毕设”进入,并按照各角色操作说明要求进行相关操作(操作指南见附件2),也可通过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登录。所有指导教师/学生密码由教务处统一通知。辅修专业学生请认真阅读辅修专业操作指南(见附件3)。
(三)时间环节
2026届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将严格全流程把控,学生和指导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业务流程和时间安排完成各自的工作,提交时间截止后系统关闭不可继续操作。各院系的教学管理人员应及时关注本院系的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展情况,及时提醒并督促学生、指导教师按规定的时间阶段完成各环节的系统操作。
(四)其他
未尽事宜请联系教务处实践教学科胥老师,联系电话:025-86718792。
附表2026届毕业论文安排
时间安排 |
主要任务 |
工作内容 |
即日起-2025年11月28日 |
制定工作方案、确定选题 |
1. 各专业根据本专业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于2025年11月28日前提交教务处; 2. 遴选指导教师,确定选题。 |
2025年11月29日—2025年12月26日 |
开题与优秀毕业论文培育 |
1. 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的前期资料准备工作,在规定时间内上完填写《南京财经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提交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审阅、修改、审定开题报告,严格检查开题报告的内容和撰写是否符合规范、是否达到开题要求并认真签署完整、翔实的指导意见,对不认真者应退回重做;学院组织开题答辩。 2.2026届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团队毕业论文(设计)培育计划项目申报与遴选(另行通知) |
2026年3月2日—2026年3月13日 |
论文初稿完成与中期检查 |
1. 要求学生对前期研究和选题工作进行认真复查和总结; 2. 指导教师对学生完成论文情况进行检查。 |
2026年3月14日—2026年5月29日 |
论文查重、定稿与答辩 |
1. 2026年3月14日,开放论文查重系统,学生可按照要求使用(另行发布查重通知); 2. 各学院按照《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程》(南财大教字〔2016〕160号)有关规定成立答辩委员会,并于答辩一周前提交答辩安排表; 3. 论文评阅:2026年4月20日—2026年5月8日,指导教师与评阅教师完成毕业论文成绩评定; 4.2026年5月15日,所有专业完成初次答辩并成绩发布; 5.2026年5月29前,所有专业完成二次答辩并成绩发布。 |
一次答辩后、二次答辩前 |
论文抽检 |
学校组织专家进行校内论文抽检 |
2026年6月底前 |
学生评价与分析 |
学生完成对论文指导教师评价 |
2026年9月底前 |
总结与归档 校级优秀毕业论文遴选、省优秀论文校内推荐 |
1. 学院提交毕业论文工作总结,完成毕业论文相关材料的整理与存档工作; 2. 学校组织专家评审,遴选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3. 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在校级优秀毕业论文中遴选优秀毕业论文参加省级优秀毕业论文 |
教务处
2025年10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