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7-07  浏览次数:

南京财经大学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

南财大人字〔201317

 

为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切实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的高水平人才队伍,现就加强我校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人才资源是学校第一资源,是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扎实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最为关键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确立我校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建成一流财经大学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

(二)当前,学校正处于积极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实现“两个转变”、建设一流财经大学的关键时期。面对学校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和国内外高校间激烈的人才竞争,领军人才缺乏问题日益突出,团队建设滞后,高水平人才梯队有待建立,师资队伍整体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人才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师资需求为导向,以重点学科建设为依托,围绕重点方向和重大项目凝聚学术队伍,大力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完善不同层次优秀人才的培养与激励机制,注重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二)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目标,根据学科建设需要,分层次、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努力造就一支“总量适应、结构合理、德业双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师资队伍。

 

三、重点建设项目与工作内容

 

(一)切实推行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将教师岗位分为教学科研并重岗、科研为主岗、教学为主岗、社会服务岗四类,明确不同岗位教师聘任条件,制定相应绩效考核办法,建立相应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实行教师队伍动态管理。通过岗位分类管理,引导教师根据自身特长、特点和潜能,合理定位、自主选岗,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促进教师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从而把教师的个人价值实现和学校事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大力实施“三大人才引进计划”。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着力实施“卓越计划”,注重引进学科带头人、旗帜性人才和大师级人物;基础学科和支撑学科着力实施“攀登计划”,注重引进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着力实施“培育计划”,注重引进具有发展潜质的优秀人才。充分利用国家高等学校创新引智计划和“千人计划”、江苏省“双创计划”和“特聘教授”等政府项目的扶持政策,结合我校特色学科、优势学科的发展需求,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者来校工作,引进在本学科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加快补充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及各类优秀创新人才。多环节、多渠道地加强引进人才工作。建立引进人才信息库,坚持长期跟踪、专人联络、实时更新;注重发挥知名专家、校友在以才引才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高水平学术会议等契机挖掘引进人选;学校各类外事出访活动必须有明确的引才目标和具体走访任务。力争在今后五年内,引进和培养15名左右领军人才、50名左右学科带头人和100名左右优秀青年学术骨干,全面提升学校人才队伍的核心竞争力,使一批杰出人才引领学科发展。

(三)大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及领军人才。在引进的基础上,坚持重点支持、重点培养的思路,在优势学科领域有计划地选拔和培养一批学术造诣深厚、创新意识强、领导才能卓越、师德高尚的学科带头人,全力加强领军人才的培育工作。依托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积极探索“人才特区”建设模式,为领军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感情上真诚贴近、行动上细心服务这些人才,真正让他们工作安心、学习静心、生活顺心、发展放心,对在专业上有独到见解、学术上有突出成就,个性较强的学科带头人和拔尖人才,特别要有尊重差异、兼容并包的精神,给他们以足够的理解和宽容。

(四)努力造就高水平创新团队。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以创新平台、重点学科、科研基地、重大科研项目和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等为依托,集聚学科带头人,造就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凝练方向,整合资源,全面开展创新团队的培育与构建工作。适时出台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积极探索有利于创新团队发展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分配制度。在明确权利、责任和义务的基础上,优先支持创新团队引进高水平人才。同时,加强团队考核,注重建设实效。

(五)努力培育青年教师。完善“青年学者支持计划”制度,及早选苗、重点扶持、跟踪培养,努力培育青年才俊。充分发挥领军人才和学术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和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努力缩短青年教师适应期,通过学科团队的力量尽快提高其教学科研水平。积极推进“教师综合素质提升计划”、“国外访问学者计划”和“教师学位提升计划”,全面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努力做到“以用为本”,为青年教师多创机会,多搭梯子,多压担子,加强人文关怀,努力为青年教师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六)高水平的教辅队伍、管理队伍及后勤保障队伍是学校人才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关心与帮助这支队伍的成长、发展,加大培训与培养力度,是提升服务师生水平的需要,更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

 

四、政策支持与措施保障

 

(一)建立健全有利于高层次人才吸引、培养、使用的长效机制。制定出台《南京财经大学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实施意见》、《南京财经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暂行办法》,修订完善《南京财经大学关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南京财经大学编制管理暂行办法》、《南京财经大学人才引进工作暂行办法》、《南京财经大学系(教研室)主任选聘管理暂行规定》等制度,基本建立“学校人才政策引导、学术组织选择评价、各项配套措施完善”的人事制度,着力完善人才引进与培养的评价、选拔、激励、保障和流动机制,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和高层次人才集聚的良好制度环境。

(二)探索建设“人才特区”。根据学科发展需要,设立“人才特区”,积极搭建有利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使用的工作平台。“人才特区”面向一流财经大学的目标,借鉴吸收国内外成功经验,在科研组织方式、人才培养方式和学术绩效评价方法等方面,探索新的管理运行模式,激发基层学术活力,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质量。在学校授权范围内,确保“人才特区”具有更大的自主权,所聘人员可实行灵活的协议工资制;“人才特区”必须以科研院(所)为载体,与创新团队的建设、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紧密结合。学校定期组织对“人才特区”的评估。

(三)探索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快速评估反馈机制和学科分类决策机制,在院(部)评审的基础上,按学科门类组织校内同行专家进行评议,探索实践校外同行专家评审制度。学校人事工作小组形成工作例会制度,定期研究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提高人才引进工作的效率。

(四)提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引进待遇保障。对于各类高层次人才,采取差别化的薪酬待遇。在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引进待遇的同时,探索建立阶梯合理、层次明晰的各级各类人才薪酬体系。

(五)统筹校内资源向高层次人才倾斜。广开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不断加大投入,在经费、科研设备、人员等各类资源配置上,向高层次人才倾斜,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资源保障。

(六)构建高层次人才发展的服务体系。各职能部门和用人单位互相配合,落实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和生活配套条件,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各院(部)要指定专人负责校内外协调工作,确保引进人才的工作和生活配套条件按时到位。建立高层次人才跟踪服务和沟通反馈机制,定期了解他们的发展需求、成长状况和学术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营造重才、爱才、惜才的人才工作氛围。

(七)修订《教职工培训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对教辅队伍、管理队伍、后勤保障队伍的培养和提高力度。

 

五、工作考核与激励机制

 

(一)开展专项督查。按照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总体要求,定期对各院(部)落实人才工作重要政策的情况、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数量与质量、高层次人才取得的发展成果等工作开展专项督查。对重点实施的人才项目和专项计划的进展与成效进行考核,确保组织领导到位、政策落实到位、经费投入到位,提高工作的组织领导水平。

(二)加强工作考核。制定相应的指标体系,将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情况列入各级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的工作业绩考核,与各级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挂钩。设立人才工作业绩奖。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考核,重点检查各单位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具体落实情况,并根据各单位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给予业绩奖励。

(三)完善业绩评估。改革高层次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完善高层次人才遴选、岗位聘任和学术评价等制度,引入校外同行评估方式和以团队为整体单元的周期考核制度,更加注重工作实绩、标志性成果和国际学术影响力等考核指标,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分学科、分层次的人员考核评价体系。

 

六、组织领导与支持体系

 

(一)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把握好人才工作的方向和大局,统筹协调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完善各项政策制度,整合各方面的力量,提供高效服务保障。在人才引进和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作用,通过政策支持、精神鼓励和环境保障,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营造人才发展的和谐环境,激励各类人才更好更快地成长发展。

(二)统分结合,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工作体系。把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作为学校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任务来抓,建立和完善校、院(部)两级责任体系,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各项工作。

学校人事工作领导小组是学校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下设人事工作小组。按照“政策支持、制度保障、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要求,负责拟订人才引进与培养的重大方针政策,部署落实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的重大决策,指导与督查全校各单位开展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讨论研究有关重要问题,协调解决有关重大事项。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是二级学院的主要职责之一。学院(部)、科研院所的党政主要领导作为本部门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结合本单位发展的实际需求,科学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全面研究人才引进实施方案,建立务实高效的人才引进工作运行、协调、落实机制;完善领导干部任期考核制度,将高层次人才引进与队伍建设成效纳入各单位党政领导考核体系。

 

二○一三年七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