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13  浏览次数:

南京财经大学“十三五”改革与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期,也是我校建设有特色、高水平财经大学的重要机遇期。为了进一步明确我校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根据国家地方及行业发展的需求、高等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按照“科学发展、改革创新、统筹协调、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制定“十三五”改革与发展规划。

 

一、 发展基础与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及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深入实施国际化、信息化、一体化三大发展战略,努力实现“两个转变”,主动服务“两个率先”,以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粮食局共建南京财经大学为契机,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与任务,学校综合实力得到较大提升,为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学校按照“入主流、定好位、办特色”的要求,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十二五”时期,学校新增国家级规划教材3种,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2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5个专业入选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学校被评为首批“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

2.学科发展理念形成共识,学科整体实力稳步提高

学校按照“调整结构,凸显特色,争创优势,提升竞争力”的原则,逐步形成了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重点突出的学科布局。“十二五”末,学校拥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应用经济学),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项(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与政策),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拥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3个(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粮食安全与工程),江苏省重点学科1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3个(统计学、软件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建成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个(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3.科研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科学研究水平持续提升

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基地、项目、人才、成果、机制等为抓手,全面提升我校科学研究水平。到“十二五”末,建成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电子商务信息处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省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共建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2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1个,江苏省厅局共建科研机构6个,江苏省首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1个,1项成果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近5年来,学校教师主持承担国家级项目160多项。

4.人才强校战略全面推进,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高

学校按照“明确导向,完善机制,优化氛围、深化改革”的思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时期,学校共引进人才138人。其中,国内高水平博士103人,海归博士22人;共晋升教授44人、副教授113人。目前,学校共有教师总数1005人,其中专任教师813人,教授167人,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206%,副教授378人,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466%。“十二五”时期,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双创人才”2人,省特聘教授2人,省教学名师1人,“333工程”培养对象26人,“青蓝工程”培养对象25人。学校共引进博士132人,目前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达39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82%

5.社会服务实现新发展,政产学研一体化迈上新台阶

“十二五”时期,学校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粮食流通领域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围绕江苏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大现实需求,大力加强现代服务业理论研究、应用研发、成果推广和政策咨询。“十二五”末,学校已累计引进、孵化和培育现代服务企业30余家,承担各类横向委托研究课题200余项,撰写专题研究报告近30篇,获得省级领导批示成果5项。大学科技园建设基本完成。

6.对外交流不断扩大,国际化办学特色更加突出

学校按照“走出去、请进来、抓项目、建基地”的发展策略,逐渐形成“以学校为主导、以学院为主体”的国际交流机制。到“十二五”末,学校长期外籍教师的比例达2%;双语教师比例达10%;有海外修学经历的学生比例达8%;获得国外高校本科毕业证书或进入国外高校攻读研究生的学生比例达7%;本校留学生比例达2%

7.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十二五”时期,学校在福建路校区建成科技楼,建筑面积65000平方米;在仙林校区建成工科楼,建筑面积18525平方米;在桥头校区建成塑胶田径场9000平方米。投入专项资金充实图书文献资料,图书馆引进中文数据库23个、外文数据库19个、电子图书约330万种。财务状况持续良好,固定资产稳步增长。

8.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全面推进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五大发展理念学习活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制定了《学院党委工作规则》、《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实施办法》、《发展党员工作若干规定》等,修订了《中层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实施办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通过多种方式培养、选拔中层领导干部。

对“十二五”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认真回顾,经验可以总结为:始终坚持抢抓机遇,牢牢把握学校发展的主动权和关键点;始终坚持育人为本,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始终坚持特色发展,把特色体现在学校的内涵建设之中。

(二)面临的形势

1从国家战略布局来看,“四个全面”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必须以此为引领谋划和推进学校的改革发展。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看,学校必须提高学生的适应性与竞争力,提高社会的满意度;从全面深化改革来看,学校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解决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从全面依法治国来看,学校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学校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从全面从严治党来看,必须持续改进学校党的建设,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提供政治保证。

2.从国家发展理念来看,必须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第一,用创新发展理念引领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第二,用协调发展理念引领学科的均衡发展与各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第三,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第四,用开放发展理念引领学校的对内对外开放;第五,用共享发展理念引领和谐校园建设。

3.从高等教育发展态势来看,“互联网+”、“大数据”、“工业40”等新技术变革,改变传统教育生态的结构与形态;“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深刻影响高等教育的布局;“创新创业”的浪潮已经在高校兴起,随着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实施,学校所面临的竞争形势将更加严峻。学校必须主动适应变化的竞争环境,主动适应技术进步和变革带来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传统学术理论的挑战,进一步强化学科竞争意识,放眼国际竞争,关注国内竞争,引导校内竞争,主动寻求创新和突破,提升核心竞争力。

4.从深化学校各项改革和事业发展来看,“十二五”时期,学校实施“两个转变”战略,为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当前学校的发展状况与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改革形势相比,与兄弟院校的发展相比,还有差距和不足。在思想上,改革创新的意识还需要加强,学院办学主体意识和办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核心竞争力上,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尚未完全形成,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偏少;师资队伍数量不足,领军人物缺乏,优秀年轻后备人才还不够多;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学风建设有待加强;国际化水平不高;办学特色尚不够彰显。在办学保障条件上,学校债务压力依然严重,财力建设需要强化,浪费现象仍然存在,科学化管理不够,资源的使用效率有待提高。

“十三五”时期是学校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与教学模式改革、学科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与人事制度改革、团队建设与学术组织改革、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校园治理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十三五”时期,我们必须全面提升内涵建设水平、全面提升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水平,在借鉴一流财经大学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情、校情,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财经大学。

 

二、指导思想、办学理念与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重要手段,牢固树立“大财经”的理念,大力实施“质量提升、特色发展、人才集聚、深度开放”战略,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财经大学而努力奋斗。

(二)办学理念

“十三五”时期,学校要坚持“崇尚学术,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把育人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任务。牢固树立“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崇尚学术,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学校的内涵发展,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把竞争力提升作为学校的核心工作。提高学校竞争力,师资是最基本的资源,要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全力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高学校竞争力,学科是重要载体,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提高学校竞争力,学术是重要标志,要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弘扬创新的学术风尚,形成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创造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提高学校竞争力,学风是必要保证,要发扬与积淀基础丰厚、富有特色的良好学风;提高学校竞争力,人才培养质量是根本,不仅要授以知识,育以能力,更要成以创新精神,立以民族振兴情怀。

——把改革创新作为学校工作的强大动力。学校要发展,要迈向“高水平”,改革是关键。改革要遵循教育发展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内在规律,立足学校实际,大力推动理念、制度的创新,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改革之路。

——把强化特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大方略。把强化特色作为学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树立特色发展理念,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传统学科中提炼特色,在新兴学科中打造特色,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服务中彰显办学特色。

——把内涵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目标要求。学校要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就必须把内涵发展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生命线,瞄准一流财经大学加快内涵发展,不断缩小与一流财经大学的差距。

(三)办学定位

发展目标定位:有特色、高水平财经大学。

类型定位:多科性、教学研究型。

功能定位:以育人为本,统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全面提升办学质量与水平。

办学层次定位:稳定本科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拓展留学生教育,做大做强继续教育。

学科专业定位:以经济学科与管理学科门类为主,粮食经济为特色,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文学、艺术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

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备经济管理知识素养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江苏,面向长三角,面向粮食与财经行业,辐射全国,走向世界。

(四)发展战略

质量提升战略。坚持质量提升的战略不动摇,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学校又好又快的发展。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特色发展战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走特色发展之路。进一步强化和拓展学科特色,铸就有引领力、凝聚力、感染力和南财精神的校园文化。

人才集聚战略。有效集聚各类人才资源,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升人才培养强度,全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深度开放战略。一方面,加强对内合作。促进学校内部开放,打破学科阻隔和行政壁垒,建立健全多学科、多学院、多部门的协调合作机制。另一方面,深化对外开放。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引进和用好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促进学校改革与发展。

 

三、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经过建设与发展,力争到“十三五”末,使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有明显的提升,初步建成有特色、高水平财经大学,整体办学水平位居全国各省属财经大学前列。

(二)具体目标

在人才培养规模方面,到2020年,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稳定在16000人以内,在校研究生规模力争达到3000人,其中博士生30-50人。扩大出国访学和来华留学生比例,使在校留学生规模达到600人以上。

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育人为本的理念更加牢固,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力争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毕业生综合素质及学业能力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进一步办好成人教育,有选择地做好各类培训工作,提高办学效益。

在学科发展方面,通过努力,确保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顺利通过验收;使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粮食安全与工程3个优势学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加强特色学科群、主干学科群和基础学科群建设;注重新兴学科的培育和发展。

到“十三五”末,力争获得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新增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专业学位点3-5个。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根据学校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的发展需要,结合独立学院体制转型的现实情况,到“十三五”末,教师总量达到1250人左右,其中专任教师1100人;教授200人左右,副教授400人左右,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达到65%左右,其中海归博士和有海外学术背景的教师比例达到18%以上,专业外教30名左右;高层次人才建设取得突破,新增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以上。

在科学研究与创新方面,在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粮食学科等领域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努力形成国内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基地。积极培育“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学科创新平台;努力打造有重要影响的新型高端智库。

2020年,力争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年立项数达到50项左右,国家级重大重点研究项目平均每年1项以上;“十三五”时期各类科研经费累计达到35亿元以上,在国家级科研成果奖项上有突破,在SCISSCI期刊上每年发表论文数量达到100篇,在CSSCI期刊每年发表论文300篇以上。

在管理服务方面,牢固树立“教学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主”的管理服务理念,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形成与高水平财经大学相适应的高效、优质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切实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营造崇尚学术、尊师重教的校园氛围。

 

四、主要任务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的中心地位,立德树人,按照“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原则,兼顾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大财经”的视域下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努力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备经济管理知识素养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1.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线,全方位推进本科教学改革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教育教学评估的新标准以及教育部颁布的专业建设新规范,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修订和完善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分层教学,逐步构建学生个性化培养体系。

积极推行双学位、辅修制,探索实施学生自主选专业、导师制、弹性学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探索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促使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过程有机衔接。推进学分制改革,逐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模式。

以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建设为契机,系统推进教学团队、课程教材资源开发、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国内外教学交流合作、教学研究与改革等专业内涵建设。深化培养模式、教学计划、教学管理等各环节的综合改革,保证品牌专业建设有所突破,形成品牌示范效应,带动全校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积极参加专业认证评估工作,不断推进专业综合改革,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根据国家发展新需求和学校实际,设置相应的新专业,根据就业率、办学条件和社会需求适当调减专业。

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资源开发。自建与引进相结合,推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大在线课程建设力度,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开放式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完善数字化教学环境;实现全部课程的教学文件及教学资源等网上开放,积极构筑“虚拟课堂”、“虚拟学期”,提高课程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引入行业企业参与符合职业资格标准的新课程开发;不断精炼和更新教学内容。

按照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要求,加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建设,提高专业选修课和通识选修课的比重,增开公共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可选性强的通识课程,满足学生个性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积极参与省级以上各类课程建设项目,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开放共享、高质量的课程体系。

推进“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思想政治理论”和“体育”等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制定以能力水平为主要目标的考核办法。

积极推进教学方式改革,鼓励研究性教学,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实行多元化考核。积极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挑战,创新课程形式,倡导“翻转课堂”、混合式等教学新模式,建立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运行机制,创新在线学习的学分管理、学籍管理、学业成绩评价等制度。

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制度,改革学生课程考核方法,加快建立以过程评价为主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彰显育人本质,全面提高“第二课堂”活动的质量与水平。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领导,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职业发展与就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不断提高师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认识。积极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尝试开设创业实验班、成立虚拟创业学院等。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加强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多方合作,形成校内校外相融合的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搭建良好的创业实践平台。

建设一支高素质、多元化、专兼职结合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立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激励政策与制度,创新创业教育经费纳入学校预算。

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加强教学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认真开展教学实验、实习环节的督导检查工作,做实、做好教学实验与实习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完善学校公共实验平台、学院特色实验中心、学科前沿实验室和实践教育基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共性协调功能,大力提高实验室的共享度。

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立健全符合国家标准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建立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做好本科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发布工作,调动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积极性。

发挥好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作用,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十三五”时期,要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确保5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达到预期目标,顺利通过验收;争取获得3-5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2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2.以分类培养为着力点,大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按照“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项目”的目标要求,加大投入,加强博士生培养过程管理,确保博士生培养质量达到项目建设要求。

按照服务于国家创新型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不同需求,进行“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分类培养。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要加强理论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突出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并完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积极推行产学研结合的“双导师制”,建立一支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及相应的教学科研评价体系。

加大研究生招生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

要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的监督、评价和调整机制,推进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建设,强化导师责任,加强指导过程管理,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在江苏省研究生论文抽检优秀率位居省属高校前列。

3.以优化继续教育结构为抓手,不断提高继续教育效益

优化继续教育结构,着眼于非学历化、高端化,积极拓展办学资源和办学空间;以质量促发展,以品牌创效益,发挥学校传统优势,把学校的优势特色专业建设成为国内继续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的品牌,同时带动和促进其它专业的设立和建设,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继续教育的“立交桥”。

(二)充实内涵,提高水平,大力加强学科建设

牢固树立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坚持“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高地”的建设原则,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做强特色学科,发展交叉学科,培育新兴学科,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提升学科建设层次和水平。

1.紧抓主要任务

把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作为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来抓,确保通过国家验收,使我校跻身博士学位授权高校行列,加强建设并力争获得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

2.打造学科高峰

精心组织实施好“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粮食安全与工程”3个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确保建设任务按期完成,使之整体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形成学科高峰。

3.建设学科高地

加大支撑学科的建设力度,努力把理论经济学、统计学、软件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学等有较好基础或发展潜力的学科,建设成学科高地。

4.发展新兴交叉学科

通过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以点带面,突出特色,在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科学、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新媒体、文化创意等新兴学科领域开展创新研究,培育若干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学科方向或新的学科增长点。鼓励公共管理、理学、文学、艺术学、体育学等学科的特色发展。

5.改革学科管理机制

完善学科发展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学院、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推进学部制管理改革,通过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破除学科和行政单位壁垒,进一步提高学科建设绩效。

以“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2个江苏省协同创新平台为依托,以重大学术问题为纽带,实现不同学科、不同学院、不同单位学术人员的有机结合,提高协同创新能力,提升学科水平和影响力,确保2个协同创新中心通过验收。

(三)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全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特殊需求为根本宗旨,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具体需求和任务为基本导向,以优势学科建设为依托,按照“人、队、群”的思路,以“人”带“队”,以“队”统“群”,人、队、群良性互动、有机融合,构建师资队伍全新体系。通过全面实施以“人才引进计划”、“高端人才支撑计划”、“青年学者支持计划”、“海外学者支持计划”为主的“师资队伍水平提升计划”,做大增量、激发存量,不断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升与可持续发展,造就一支“总量适应、结构合理、水平突出、平台支撑”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

1.创新观念,牢固确立师资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进一步树立师资立校、师资强校的发展理念,把师资队伍、学术人才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充分尊重信任教师,科学合理地激发教师的潜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在引进、培育、使用、服务等各个环节,努力更新观念,营造宽松的人际氛围,构建广阔的合作空间,搭建事业平台,营造“公正、规范、有序”的爱才、惜才、用才、育才的氛围和服务方式。

2.着力改革,不断优化师资人才管理服务体系、机制

实施校聘教授、副教授制度、新一轮岗位聘用制以及高端人才支持计划;完善差别化人才引进制度;推行评聘分开和教师的分类管理制度;实施职员职级制、流动岗位制;试行“人才特区”,汇聚一批优秀拔尖人才;试行按照学术团队进行考核的制度,切实发挥教授的学术带头人作用;试行教师在职称晋升期限内“非升即走、非升即转”的优胜劣汰政策;探索实施高层次人才的校内定制化服务制度等改革举措,不断建立健全依法管理和服务体系,实现以增量带动存量,存量海纳增量,增量存量互动发展的师资队伍整体格局。

3.明确责任,构建师资人才多层级责任体系

进一步明确学校、学院以及博士项目、优势学科、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学科等学科或创新平台负责人在师资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职责与具体任务,完善相关考核体系和任务指标评价。按照“德业双馨”的要求,持续推动引进与培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学与科研相促进,国内与国外相融合;完善机制,营造氛围;差别对待,协同推进;深化改革,政策导向。

学院层面要继续完善并实施教师综合素质提升计划,在强化师德建设的基础上,整体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实践能力。继续把引进放在突出位置,把培养和使用落到实处,营造和谐干事创业的环境。各有关平台负责人要充分发挥举荐、关怀、引导的作用,把师资人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和职责。新增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以上。

建好首个博士后流动站,把博士后流动站建成我校人才汇聚、科技创新、师资补充的重要基地;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进一步创新海外引智工作思路,健全引智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海外智力在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4.加大投入,保障师资队伍建设的资金需求

多渠道筹措人力资源保障经费,统筹好各类专项建设资金及学校事业经费,加大对人才引进与建设的投入。“十三五”时期,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不少于25亿元,每年师资队伍建设经费5000万元左右。加大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的经费支持力度,有效保障学校的各类人才支持计划、人才特区制度以及其他相关支持政策的经费落实,在优秀人才的持续培养和建设中带动学校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的提升。

稳步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探索按任务、按业绩确定报酬的收入分配制度。通过向一线教师队伍和优秀拔尖人才的待遇倾斜,不断激发教学科研岗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突出特色,强化创新,不断提高科研水平

进一步突出科研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先导地位,按照“量为基础、质为核心、促进教学、服务社会”的原则,加强科研资源整合和研究方向的凝练,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全面提升学校的科研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1.立足学科前沿,加强学术创新

继承“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的优良学术传统,不断推进学术创新。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创新探索相结合,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站在学科发展前沿,注重“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革命引发的新兴学术问题,结合我校研究特色,凝练重大攻关方向,争取在新的研究领域有所作为。

不断推进科学研究的国际化、本土化、规范化,努力产出具有重大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到2020年末,力争获得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5项左右,国家级科研成果奖有所突破。

实施基础研究扶持计划,支持原始理论创新与应用基础创新研究,鼓励前瞻性和新兴学术领域方向的研究,不断提高科学研究的贡献率和影响力,每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达到50项左右,国家级重大重点研究项目平均每年1项以上,各类科研经费年平均达到7000万元以上,每年在SCI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达到100篇,每年在CSSCI等期刊上发表论文达到300篇以上。

建立以鼓励学术创新为目标的人才引进标准、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学术创新的氛围。大力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

加强高水平学术创新的载体建设,继续办好《产业经济研究》,不断提升《南京财经大学学报》和《粮食经济研究》的办刊水平。

2.加强组织协调,推进协同创新

深化基层学术组织改革,择优选择1-2个我校重要研究平台进行重点建设,不断提升科研水平,使之成为国内先进的重要科研基地或政府决策的新型高端智囊机构。

按照“国家急需、江苏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和“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两个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独特作用,以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重大协同创新任务为牵引,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汇聚优秀创新团队,聚集各种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国际合作交流,优化创新环境,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完成好协同中心的建设任务,使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具有国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

3.鼓励团结协作,构建学术团队

增强科研共同体意识,加强各类创新团队建设。通过学校推动、自发形成等途径,逐步形成以学科建设为重点的学科创新平台、以重大项目攻关为纽带的科研创新团队、以提供智力支持为重点的社会服务团队、以本科人才培养为目的的各类教学团队、以研究生培养为载体的基层学术组织、以问题为导向的灵活多样的科研组织。完善创新团队建设的政策和机制,鼓励跨学科、跨学院、跨领域的合作研究,逐步形成一批在学界和业界有影响力的创新团队,争取在国家级创新团队方面有所突破。

4.完善科研评价制度,提高学术评价科学化水平

完善以创新和质量双驱动的科研评价机制,增强科学研究的学科意识,引导学术研究主动促进我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健全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评价与激励制度,完善合作类与应用类研究成果的认定和评价办法。逐步推行“代表作”制度、同行专家评议等国际学术评价的通行做法,为教师和科研人员潜心研究,产出高质量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营造更加宽松的学术氛围。完善二级单位科研管理制度,健全教师学术休假制度。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

(五)面向行业和地方需求,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立足江苏,面向地方及行业经济与社会发展,以服务国家战略为重点,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原则,突出粮食经济特色,将学校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敏锐抓住历史机遇,发挥学校智力、人才优势,通过全方位开放合作,为学校发展赢取更多空间、资源和机遇,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1.加强新型高端智库建设

紧紧围绕国家、行业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加大“粮食安全”“现代流通产业”“南京都市圈”“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研究力度,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推出一批“叫得响、用得上”的决策咨询和政策建议,力争建成1个省级“新型智库”。打造行业智库,加强粮食经济发展研究院的建设,担当起国家粮食行业发展“智囊团”责任。

2.积极服务行业、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

认真规划和落实省局“共建项目”,积极参与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储运技术与管理相关的财经管理问题的研究,积极打造“粮食经济大数据研究平台”,进一步彰显学校的粮食经济特色,增强和提高为粮食行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培养的优势,科学定位各类粮食人才培养目标,分层次地为国家、行业、地区培养各类粮食人才。加大面向地方粮食产业类的专门人才和高级人才的培训力度。

深度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动围绕 “江苏沿海开发战略”“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需求,为粮食产业、现代服务业的科技创新提供支持。

建立政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科研院所的稳定合作, 积极参与行业、区域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动行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3.做好校友服务工作

坚持以情感为纽带、以沟通为前提、以双赢为目标,健全“学校助力校友发展,校友支持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牢固树立“支持校友终身发展”的工作理念,服务校友职业发展。全方位搭建校友交流平台,加强校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形成多维度校友联系网络。进一步加强校友会工作,支持国内省市级校友会的建立,适时在校友集中的国家和地区建立海外校友会。

4.努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大学科技园

坚持“资源整合、营造环境、开放共享”的基本原则,把我校大学科技园建成具有现代服务业特色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平台与载体。通过在大学科技园建设2000-5000平方米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示范区、5000-10000平方米知识产权集聚试验区,打造具有现代服务业特色的科技创业创新载体。不断提升我校科技园有限公司的运营水平,提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多作贡献,完成年度经营目标。发挥学校专业特色优势、校友资源优势,鼓励师生创业并入园。积极建设和申报省级、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层次与水平。

(六)实施“深度开放”战略,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水平

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开放办学,建立和完善国际化的政策体系和组织机制,通过提升学生国际化、教师国际化、研究国际化和管理国际化水平,逐步形成“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新局面。

1.改革国际合作交流机制

改革国际合作交流机制,建立和完善以学院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力、以教学科研为主题的海外合作与交流工作新机制;健全有关教育国际化的规章制度,完善教育国际化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以国际化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办好商务孔子学院,并以此为窗口,扩大和深化校际合作交流。

到“十三五”末,每个有本科专业的学院都要与1-2个国际知名高校的相关学科专业建立持续稳定的国际合作交流关系,聘请1-2名外籍教师。在全校遴选1-3个条件好的专业,采用全英文授课。争取与境外知名大学合作举办高等教育机构或学院,全面引进国外教材、教育模式及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层次和内涵。

2.提升学生国际化水平

大力拓展学生交流项目尤其是中外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鼓励并支持学生积极参加短期国际交流和国际学术会议,大幅提高海外访学和出国留学学生的比例,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020年末,新增1-2个国家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5个中外校际合作项目,努力创办国际合作高等教育机构或学院;使有出国(境)学习经历的学生人数与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总数的比例达到1/10;进一步扩大留学生规模,使留学生来源结构更趋合理,提高留学生教学、管理、服务水平,全日制留学生规模达到600人左右。

3.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

为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继续大力推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海外交流工作,积极吸引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著名学者到校工作和交流,建设一支多元文化背景、善于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2020年末,每个学院要聘请1-2名外籍教师,教授专业课程、指导青年教师、合作开展学术研究、发表高水平国际刊物论文。

4.提升科学研究国际化水平

利用学校学科优势和国际学术资源建立若干个中外合作研究中心,开展联合科研攻关,申请立项的国际合作课题达到5个左右。

坚持“质量为本,为我所用”的原则,主办的高水平、高规格国际会议达到年均1次。

重视SSCIA&HCISCI等英文检索期刊论文发表,大力推进国际论文发表工作。

统筹计划并积极参与国际专业评估和认证,推动商学院AACSB认证,鼓励各学院在本科、硕士各层次开展国际认证或评估。

5.提升管理国际化水平

充实和加强各学院和职能部处负责国际交流的人员队伍。选派管理人员到发达国家高校进行短期学习研修。派遣工作业绩突出、外语水平高的年轻管理人员到国外高校进行学习培训。加强对管理人员外语、行政管理及国际礼仪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服务留学生和外籍教师的意识和水平。

(七)加强科学管理,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条件保障

按照管理“精细化、信息化、法治化、科学化”的管理原则,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现代大学运行机制;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逐渐增强财经保障能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图书馆、校园网、实验室等公共平台的服务功能、育人功能;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实现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相协调的功能布局;不断改善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

1.依法治校,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全面实施“依法治校”,依据《南京财经大学章程》,全面梳理和规范学校规章制度,提升学校依法办学和治校的能力。以《南京财经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为依据,充分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科学划分、规范行使各级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

探索设立学校理事会,建立社会各界参与、支持我校发展的新机制。

进一步完善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二级教代会制度等形式的民主监督机制,健全教代会执委会工作规范,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教代会、学代会的积极作用,加强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团体建设。进一步完善同党外代表人士的联系交友制度,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校友代表等各方代表人士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积极性。

进一步完善红山学院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理事会运行机制,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按照学校的决策要求,根据理事会章程,负责研究决策红山学院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事项,红山学院院长领导红山学院具体执行和落实理事会决定,具体负责红山学院的日常管理工作。桥头校区管理委员会代表学校具体负责协调红山学院办学中与地方、学校相关部门的关系,保证红山学院的正常发展。按照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快红山学院改制转型工作,建立规范、高效的独立学院运行机制,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校内管理组织机构改革力度,探索建立更有利于汇聚学科群的学部体系以及更有利于高效管理的大部(处)体系。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人事管理,合理配置各类人力资源。实施教师分类管理,差别化考核,充分调动各类教师潜心教学、科研的积极性;探索干部职员制改革,规范双肩挑岗位设置,引导管理干部及其他非专任教师潜心管理服务;进一步完善人事管理制度,严明劳动纪律,规范各类人员的考评,努力形成奖罚分明、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2.开源节流,加强财力保障水平

以保障学校事业发展为目标,以预算管理为中心,强化收支责任,积极争取政府投入,努力提升科研经费总量,形成结构合理和稳定的财源,以充裕的财力保障学校“十三五”改革与发展目标的实现。

建立健全财经管理制度,创新财务管理机制,加强精细化与规范化管理,提高科学理财能力。加强预算管理,根据重点支持和全面保障相统一的要求,科学合理安排预算。缓解利息负担,制定具体计划,积极努力化解学校债务。优化支出结构,研究制定开源节流相应办法,调整收入分配政策,严格“收支两条线”制度。合理调配资金,增强学校归集、融通、调控资金的能力,确保资金链安全。广开财源渠道,全面提升学校筹资能力,下放财权,充分调动学院、部门积极性,培育创收增长点。掌握政府财政支持的重点和方向,全力争取重大项目资金,在确保各类专项资金收入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每年再争取各级政府财政资金1000万元左右。

规范办好成人教育和各类培训工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利用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开展各类社会影响大效益好的培训项目,争取年均为学校财政创收700万元。

以合作发展为前提,以服务求支持,积极探索校友、企业、政府等社会各界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形式、新途径,以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为平台,全面提升学校筹资能力,力争年均社会筹资1000万元。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深入推进节水、节电、节材工作,努力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运行成本。加强对新建及修缮项目的节能论证,加强管理节能和技术节能。严控行政运行成本,推行“阳光消费”,着力解决体制性、结构性、资源性浪费,杜绝不合理支出。大力加强教室、实验室、宿舍等公共场所对水、电的使用管理。加强节约意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师生员工建设节约校园的能动性,积极营造节约氛围。水电开支力争比“十二五”时期年均节约800万元。

完善国有资产综合管理平台,规范管理好学校各类资产。盘活经营性资产,提高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资产效益,力争年收益达到1000万元。

提高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努力实现网上“报账”服务。

3.育人为本,加强教育资源建设

加强校园建设,积极筹措资金,通过对仙林校区专1-4楼的合理改造,改善教师工作条件,为每一位专任教师提供适当的工作空间;对外寻求适当的合作伙伴,逐步完成学生宿舍供热系统、大学科技园配套餐厅和招待所、学校体育场馆的改造维修与升级工程,不断完善校区功能,改善办学条件。

加强信息化建设,坚持“统筹规划、分步推进、资源共享、合理使用”原则,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以资源共享为核心,形成资源高度共享的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拓展服务功能,改善教学科研信息化环境,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大力加强信息资源整合集成,切实提高校园门户网站、信息化门户平台的开发建设水平,构建数字化的学习、工作环境,提高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形成“智慧校园”,努力使我校信息化管理达到国内财经高校先进水平。

加强图书馆建设,丰富电子图书及权威数据库资源,重点保障人才培养和优势学科图书及数据库建设,适当增加人文社科和新兴学科图书及数据库,提高图书和数据库资源的学科覆盖面。逐步优化馆藏资源的配置比例,逐步提高馆藏质量。加强高校馆际交流与合作,提高馆际互借服务意识和水平,努力满足师生图书资料的需求。

加强科研平台和基地的建设和开放力度,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组建若干交叉学科创新实验平台,紧紧围绕教学科研任务,构建完善的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与创新实验教学体系。

加大实验室开放和共享力度,增加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机会,提高实验资源使用效率。不断提高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水平,逐步实现实验室门禁、选课、管理等实验教学环节的信息化。

加强档案馆建设,提升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水平,规范归档工作,进一步整合开发和广泛利用档案等文博资源。

收集整理校史资料,规划建设好校史馆,使之成为继承学校历史文化、展示办学成就的资教育人基地。

4.环境育人,建设美丽校园

遵循现代规划设计理念,坚持“适用、超前、创新、厚重”的原则,规划协调好三个校区的功能布局,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完善公用和基础设施,美化校园环境,加强环境育人功能,做到使用功能、育人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和谐统一,实现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相协调,形成布局合理、分区明确、功能完备、交通便利、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校园。

按照仙林校区作为普通本科和研究生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基地和学校管理中心,福建路校区作为继续教育和社会服务基地,桥头校区作为独立学院办学及人才培养基地的功能定位,在确保主体功能充分发挥和有效利用的前提下进行校园建设。

对山、水、园、林、路以及各类人文景观进行精心设计,充分体现各校区及功能分区的不同风格,融绿化因素与文化内涵于一体。

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与维修,保障教学、科研及师生生活的基本需求。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努力建设安全校园、美丽校园。

5.关注民生,建设和谐校园

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稳定作为第一责任,不断改善师生学习和工作条件,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使广大师生员工切实享受学校改革发展成果,让师生有更多获得感。

着力改善民生,根据学校发展财力,逐步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尤其是青年教职工的工作条件,关注师生健康,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工作。

着力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完善特困学生帮扶机制,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关爱残疾学生,保障学生权益,改善学习生活环境,努力形成热爱学生、服务学生、培育学生的浓厚氛围。

着力提高后勤服务水平,以服务为宗旨,推行精细化服务、主动服务、亲情服务,完善服务目标体系、服务规范体系、服务标准体系、服务制度体系、服务承诺体系,推进后勤社会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师生满意度。适时推进公车改革,研究出台新形势下的公车、班车的使用和运行模式。

加强校园保卫工作,着力维护校园稳定,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健全校园治安防控体系,重视消防管理,加强消防隐患排查,建设安全校园。加强校园交通管理,防范交通事故,制定内外有别的合理停车收费办法,逐步实现校园机动车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从源头上预防信访问题的发生。

6.文化育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打造“人文南财”,致力于培育新时期的“南财精神”,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财经大学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继续发扬“自谦、自信、务实、超越”的校训精神,对学校文化品格、办学特色、校风、教风、学风等开展深入研究、凝练和规范,以文化人,不断提高学校文化建设的引领力、凝聚力和传播力。

充分发挥校旗、校歌、校徽等文化符号的认同和凝聚作用,发布《南京财经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VIS)手册》。

通过道路楼宇命名,物化校训精神,实现校园建筑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

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的积极作用,促进校园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丰富学院(机关)文化活动,形成“相互尊重、相互欣赏、多样互补”的学院(机关)文化。

(八)加强党建工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实施“党建引领”工程,围绕提高学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面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学校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团工作,努力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1.加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健全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完善党员学习教育体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宣传思想阵地建设,深刻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面对学校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力争在体制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有新举措新作为。任何时候都要把广大师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广大师生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2.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校级领导班子的建设。制定实施《南京财经大学2016-2025年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强化“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事氛围,抓好干部的培养与考核,着力建设一支与有特色、高水平财经大学相适应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选拔中层领导干部。逐步探索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和机关作风建设,实行领导干部质询制和问责制,对管理服务部门进行满意度测评。

3.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丰富和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改进考核评价制度,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继续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深刻领会“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认真抓好“两个责任”的落实。深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强化监督检查,完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长效机制,严肃查处各类违纪案件。

5.加强制度建设与党内民主建设

健全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进一步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完善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加快推进党务公开,完善学校党内情况通报制度。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和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党代会代表发挥作用的制度和办法,增强学校党组织的创造活力。

6.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注重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与课堂教学的统筹协调和有机统一,做好学生的操行评定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积极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保证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加强和改进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制定实施《南京财经大学学生党支部工作条例》,创新学生党支部设置形式,加强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营造多层次的校园网络文化,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

 

五、组织与保障

 

本规划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战略实施的时间跨度大、工作要求高。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视,精心谋划,认真实施,确保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力争战略规划的全面实现。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本规划事关我校未来5年发展全局,事关每一位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学校各级党组织、职能部门、二级单位以及各类群众团体,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战略规划。要广泛发动,统一思想,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参与战略规划实施的主人翁责任感,在全校范围内为规划的顺利实施和最终实现营造良好氛围。

(二)精心谋划、认真实施

各有关部门要在学校统一领导下,按照规划的部署和要求,按步骤、按职能进行目标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各司其职;把规划目标与单位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把规划内容与年度工作计划结合起来,把规划实施与工作进度结合起来,把规划评估与工作绩效结合起来;同时加强协作配合,充分发挥各二级学院、职能处室、辅助部门的合力,密切配合,协同推进。

(三)鼓励创新、强化督查

规划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到位。学校大力提倡在规划实施中的思路创新、措施创新、方法创新。同时,加强对本战略规划的执行力监督,通过直接督查、公开监督等方式,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和跟踪检查,并将执行情况与各单位及其负责人的工作考核直接挂钩。2018年,学校将组织专家对“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检查评估。

 

在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面前,全校上下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敏锐的机遇意识、蓬勃的创新意识、深远的战略眼光、凝心聚力的文化导向,咬定目标不动摇,一张蓝图绘到底,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努力为实现学校“有特色、高水平财经大学”的战略发展目标作出应有的历史贡献。

附件:“十三五”改革与发展规划主要指标

指标名称

“十二五”实现数

“十三五”规划数

属性

一、学科建设

1.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个)

0

新增1-3

预期性

2.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个)

12

新增1-2

预期性

3.硕士专业学位(个)

9

新增3-5

预期性

二、人才培养

1.培养规模

1)普通本科生(人)

15100

16000以内

约束性

2)博士生(人)

7

30-50

预期性

3)硕士生(含专业学位)(人)

1900

3000

约束性

4)成人教育在校生规模(人)

11000

11000

预期性

2.就业质量

1)初次就业率

85%

90%

预期性

2)总就业率

98%

98%

预期性

3.教学质量

1)全省优秀硕士论文奖

10

15

约束性

2)省级教学名师(人)

2

4

预期性

3)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0

1

约束性

4)国家级教学名师(人)

0

1

预期性

4.课程建设

1选修课程比例

25%

30%

预期性

2)全外语课程门数

25

40

预期性

3)精品开放课程

2

30

预期性

5.规划教材

1)国家级规划教材

3

5

预期性

三、师资队伍

1.专任教师(人)

813

1100

约束性

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

48%

65%

约束性

2.引进教师(人)

138

300

约束性

引进海归博士(人)

22

60

预期性

3.聘请外籍全职教师(人)

20

50

预期性

四、科学研究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

160

250

预期性

2一类(重奖)期刊论文(篇)

83

300

约束性

3纵向科研经费(万元)

15000

25000

预期性

五、社会服务

1.横向课题经费(万元)

7000

10000

预期性

2.省部级优秀咨询报告(份)

4

10

预期性

六、国际化

1.具有海外学位的教师比例

 5%

18%

预期性

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1

2

预期性

3.出国(出境)学生人数

1500

1600

预期性

4.国际科研合作课题(项)

0

5

预期性

5.留学生

2%

4%

预期性

七、信息化建设

1.校园无线网络覆盖

70%

100%

约束性

2.电子图书(万册)

330

450

预期性

3.数据库(个)

42

60

预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