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13  浏览次数:

南京财经大学“十三五”人才培养专项规划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十三五”时期,是我校加快建设有特色、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关键时期,学校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本科教学的主体和基础地位,不断提高本科教育质量,进一步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与学位点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

 

第一部分   本科人才培养

 

一、本科人才培养“十二五”工作回顾

 

(一)主要成绩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

坚持规范与创新相统一,坚持以育人为核心,强调夯实基础,明确导向,拓宽选择,强化实践,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各专业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教学计划的调整实现了新突破,不断推进人才培养过程创新,推进职业发展教育、第二课堂和创业教育一体化建设,逐步建立以基本薪酬为主导的就业层次与就业率评价体系,积极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监督的长效机制。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越来越呈现出定位准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成效明显的特征,2012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首批教学工作先进高校。

2.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专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专业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十二五期间,学校大力推进专业建设,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省级十二五重点专业(类)6个,涵盖学校14个本科专业;获批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5个,为学校在更高的平台上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基础。新增本科专业8个,本科专业总数达到46个,进一步完善了专业结构与布局。成功申报获批两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为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双专业、双学位奠定了基础。获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一项,国际化办学迈上新台阶。

积极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2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20多门课程在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获奖;立项建设了两批校级视频课程建设项目,初步搭建了多层级的网络辅助教学课程体系。

3.持续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实践教学进一步规范

建成和立项新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新建和改造了一批校内实验室,实验和实训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加大了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建设力度,立项建设了两批学校精品实验课程项目,进一步完善了实验选修课程模块。搭建了毕业论文(设计)智能管理系统、实验教学智能管理系统、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等软件平台,实验实践教学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4.继续加大教学资源建设力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坚持以育人为核心,不断加大教学基本建设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抓住重点,强化落实,切实加强专业、课程、教材、教学团队、实验室建设,获得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76项,省级教学奖项与质量工程项目216项。

5.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社会认可度进一步提升

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就业层次逐年上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认可度明显提升。本科生毕业率保持在98%以上;学位率为96%以上;本科生就业率稳定在98%左右;本科生国内外升学深造率保持在18%左右。学生基础理论扎实,基本技能过硬,外语、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达到98%以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成效明显,在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和课外学术作品大赛、机器人大赛、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国内外重要赛事上,我校学子连年获得优异成绩。

(二)存在的问题

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建设有特色、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发展目标存在差距,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实现路径需要深入思考,人才培养的特色有待进一步培育和凝练。

2.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规模和质量跟不上学校快速发展的步伐,教学团队建设滞后,教师的教学水平、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创新能力等需要进一步提高,师德师风建设有待加强。

3.高质量、高层次教学项目和获奖有待突破。各类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培育支撑不足,建设力度不够,国家级标志性、重量级教学奖项多年来未有突破。

 

二、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

 

1.经济新常态对本科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切要求改革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明确要求。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成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成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如何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融入到学校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与实践紧密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十三五期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2.生源多样性对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高等教育不断发展,中国高校规模达到空前高值,而高等教育适龄人口逐步下降,同时日益开放的世界高等教育带来国内生源的流失,由此造成高校生源竞争日益加剧,生源递减的震荡波,将会逐步波及各层次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来自生源危机的外源刺激要求我们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是确保我们在这场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关键所在。

3.“互联网+”和MOOCs的兴起对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全球性的知识库正在加速形成,优质教育资源正得到极大程度的充实和丰富,知识获取的效率大幅提高,获取成本大幅降低。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学生获取知识已变得非常快捷,师生间知识量的天平并不必然偏向教师,教师和学生的界限也不再泾渭分明。随着MOOCs在教学中的推广使用,学校课堂的概念被重新界定,教学的含义、师生关系都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教与学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也将对高校的课程设计与开发、教学组织形式、学分认证、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三、本科人才培养“十三五”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提升质量、彰显特色”的高等教育总要求为指引,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学校发展生命线”的思想,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续深入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建设目标

按照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规格要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质,懂经济会管理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到2020年,普通本科学生规模稳定在15000人左右,本科专业基本维持在50个,协调承载全校学生的发展规模,并根据社会需要对专业结构进行动态调整。提升本科专业排名情况,争取5个专业进入A类层次,更多专业进入B类层次,消除E类层次专业。

——顺利通过新一轮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确保5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目标,顺利通过验收;争取获得1-2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得3-4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毕业生就业率继续保持位居江苏高校前列,初次就业率、协议就业率稳步提升,就业层次普遍提高;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高,职业期待吻合度高,对就业现状满意度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高。

 

四、人才培养“十三五”发展主要举措

 

(一)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线,全方位推进教学改革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教育教学评估的新标准、教育部颁布的专业建设新规范为依据,特别是以迎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为契机,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规格,凝练办学特色,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因材施教,构建满足学生多种需求的个性化培养体系。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修读主修专业以外的辅修或双学位专业的课程,探索实施自主选专业、导师制、弹性学制等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深入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鼓励实施小班化教学,促使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过程有机衔接。推进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改革,逐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模式。

(二)以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为引领,提高全校专业建设水平

以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建设为契机,系统推进教学团队、课程教材资源开发、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国内外教学交流合作、教学研究与改革等专业内涵建设,深化培养模式、教学计划、教学管理等各环节的综合改革,保证品牌专业建设有所突破,形成品牌示范效应,带动全校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确保现有五个品牌专业高质量通过省级验收,力争新增1-2个专业入选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二期项目。

着力培养和引进在全国或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名师、专业带头人,优化教学团队结构,提高教师双语教学能力和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的能力。引进消化吸收海外先进课程资源,建设国内先进、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每个省品牌专业要至少有1名外教讲授的专业课程。

推进教材建设,积极引进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教材,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核心课程立体化教材。积极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开展学分互认,联合培养;建立与地方政府、行业和企事业单位的协同育人机制,共同打造合作培养实践教学平台,创立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积极参加专业认证工作,不断推进专业综合改革。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新需要、专业排名、生源状况、就业层次和社会评价等多项指标,对我校现有专业进行系统评价,促进专业建设水平提升。完善专业准入、退出和整合机制,实现专业的动态调整,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

(三)以课程建设为重点,构建优质教学资源平台

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按照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要求,加强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建设,精炼和更新教学内容。提高专业选修课和通识选修课比重,增开公共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可选性强的通识课程,满足学生个性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建设精品实验实践课程,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继续加大大学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政治理论课和体育等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力度,建立以目标为导向的考核制度,不断提高教学效果。逐步完善课程质量标准,建立课程准入和退出机制,保障课程质量。积极参与省级以上各类课程建设,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开放共享的课程体系。

加强课程资源开发。推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大MOOCs、视频课程等网络课程的建设力度。自建和引进相结合,重点建设100-150门网络课程,力争建成1-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开放式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完善数字化教学环境;实现全部课程的教学文件及教学资源等网上开放,积极构筑“虚拟课堂”、“虚拟学期”,提高课程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引入行业企业参与符合职业资格标准的新课程开发,力争新增20%左右的新课程。

积极推进教学方式改革,鼓励研究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积极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挑战,创新课程形式,倡导“翻转课堂”、混合式等教学新模式,建立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运行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制度,改革学生课程考核方法。创新在线学习的学分管理、学籍管理、学业成绩评价等制度。加快建立以过程评价为主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根据课程特点及教学要求探索多样化、科学化、合理化、可操作性强的考核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以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为突破口,提高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把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领导,把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职业发展与就业教育、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不断提高师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认识。完善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机制,通过开设创业实验班、成立虚拟创业学院等途径积极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加强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多方合作,赢得多方支持,形成校内校外相融合的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搭建良好的创业实践平台。完善学校公共实验平台、学院专业实验中心、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实践教育基地体系,共建共享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培育创新人才。

建设一支高素质、多元化、专兼职结合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立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激励政策与制度,创新创业教育经费纳入学校预算,每年保证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支撑创新创业教育,并实现经费的稳定增长。

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教学实验、实习环节的督导检查工作,做实、做好实验、实践、实训、实习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五)促进教师全面发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以教育为先导,制度为保障,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工作和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明确师德建设的规范和要求,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师德建设与业务考核并重,将师德综合评价作为教师聘任、晋升、晋级的重要依据。积极开展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教师培育工程,树立教书育人先进典型,促进优良教风形成,以教风建设带动学风建设。

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作用,统筹全校教学资源,构建研究、培训、咨询、评价、服务一体化的教学服务平台,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完善教研室(实验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加强教学研究和教改实践,进一步增强教学的学术意识。健全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机制,健全完善助教制度。

(六)推进本科人才培养国际化,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积极与国外知名高校合作,开展学分互认,联合培养。大力拓展学生交流项目,重点开发中外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到2020年末,新增1-2个国家批准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3-5个校际合作项目。

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外教讲授的专业课程。在全校遴选1-3个条件好的专业,采用全英文授课。争取与境外知名大学合作举办高等教育机构或学院,全面引进国外教材、教育模式及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层次和内涵。

鼓励并支持学生积极参加短期国际交流和国际学术会议,大幅提高海外访学和出国留学学生的比例,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七)强化过程管理,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立健全符合国家标准的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建立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做好本科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发布工作,调动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积极性。

坚持“分类推进、标准先行、过程管控、质量保障”的原则,完善由学校教学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构成的多元化监控组织系统;进一步确立教学基本建设、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相关对象的多维度监控对象系统;完善包括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评教评学制度、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学科专业评估制度、课程评估制度、实验教学评估制度、毕业论文(设计)评估制度、试卷评估制度等评估制度在内的全方位监控制度系统;完善校院双层式标准评价系统;建立并完善网络化信息采集与信息反馈系统;完善质量约束与质量激励系统;进一步完善以毕业生基本薪酬为主导的就业层次与就业率评价体系。注重将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及时有效地反馈到相关部门,使矛盾和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从而进一步完善“点”-“链”-“面”相结合的多维度交互式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反馈和解决体系,严把学生培养质量关和教师教学质量关。

(八)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力度,保障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坚持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营造领导关注教学,经费倾向教学,师生投入教学的氛围。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不断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力度,确保用于日常教学和教学改革的经费逐年持续增长,年均增长幅度保持在20%以上。

 

第二部分  研究生培养与学位点建设

 

一、“十二五”期间研究生培养与学位点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主要成就

“十二五”期间,学校按照“调整结构,凸显特色,争创优势,提升竞争力”的原则,逐步形成了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重点突出的研究生培养与学位点布局,为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培养体系日趋完善

“十二五”期间,我校围绕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等主干学科加强学位点建设,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相结合,研究生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增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总数达到12个,覆盖经、管、法、文、理、工六大学科门类。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进展顺利,先后获批新增国际商务、食品工程、公共管理等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2013年我校《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与政策人才培养项目》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开始招收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2014年经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评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研究批准,我校新设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至此,我校基本形成一个从硕士到博士、博士后,从学术型到应用型,从全日制到在职MBAMPA等多层次的完整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2.培养规模稳步扩大

在校研究生规模由“十二五”初期的1483人增长到2100人,年均增长83%,其中在校博士生7名。积极选聘具有较强学术潜力的博士进入导师队伍;坚持开展导师招生资格审查工作,促进导师队伍学术水平上台阶。2015年底在岗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356人、兼职导师30人,导师总数是“十二五”初期的15倍。导师队伍年龄结构较合理,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断优化,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不含兼职导师)占727%,具有正高称职的导师(不含兼职导师)占534%

3.培养结构不断优化

“十二五”期间,我校研究生培养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从以学术学位为主切实转变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初步形成了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分类培养的格局,实现培养模式转变,从注重知识学习切实转变为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并重。自2011年起,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分别占当年录取人数的26%、30%、37%40%42%。2015年底在校专业学位研究生848人,占研究生在校生总数的4038%。

4.培养质量逐步提升

学校制定了研究生招生、培养、论文开题、预答辩、盲评、答辩、学位授予等一系列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文件,在省内研究生培养单位中较早引入CNKI学位论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逐步形成了完善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十二五”期间,共资助校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课题13项,获得江苏省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奖1项,获批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29个。在研究生中,共有163人获得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5人被评为江苏省“三好学生”,5人被评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5个班集体被评江苏省“先进班集体”、10人的毕业论文被评“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等;2011-2015年毕业研究生总体就业率均居全省先进水平。

(二)存在问题

1.研究生教育层次不高,生源质量有待提高。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招生人数难以扩大,新增博士授权单位建设能否成功,直接影响我校办学层次的提高;近三年第一志愿上线人数均未达到招生计划数,有相当部份生源需要调剂。

2.学科团队建设水平不高,导师队伍有待加强。学科带头人动态调整滞后,学科团队意识不强,缺乏国内知名的学科团队和高水平、高层次的领军人物;导师责任感需进一步提高,通过科研项目指导研究生的意识有待加强。

3.学位点交叉融合不够,多学科优势有待挖掘。受“门户”之见、学派壁垒等因素制约,各学位点寻找共同兴奋点、切入点的能力和意愿不够强,习惯于关门研究的“小而全”模式,学科之间的交叉性融合、创新性学科和前沿性学科的培育与建设力度有待大力加强。

4.学科建设氛围不浓,学位点研究方向有待凝练。学科建设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现象,配套措施落实力度不够。学位点研究方向的设置带有较大的随意性,甚至存在单纯地为某个人设置研究方向的情况,致使研究力量分散。

 

二、“十三五”期间研究生培养与学位点建设面临形势

 

伴随国内外形势的快速发展,我校的研究生培养与学位点建设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

1.研究生教育战略化

从历史地位看,研究生教育对实现国家战略、促进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近代以来大部分重大科学发现和知识创新都是由研究型大学推动的,研究生教育在世界重大变革和科技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今时代,全球范围内科技创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呈现出历史性交汇。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人才的极端重要性,高端人才已成为争夺的焦点。我国已经充分认识到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增强了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开始切实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增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竞争力、吸引力和培养能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形成优势。

2.人才培养特性化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顶端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生力军,承担着高端人才供给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从研究生教育趋势来看,“互联网+”改变传统教育生态的结构与形态,“一带一路”、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深刻影响教育模式。一方面,十八大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培养创新人才提出了明确要求。另一方面,对传统装备制造业的升级需要大量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迫切需要对研究生教育进行改革,按照国际化趋势,实行研究生教育的分类培养。

3.学科建设一体化

随着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颁布实施,学科与研究生培养将加快一体化建设步伐。学科建设水平直接了反映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优化导师队伍、提升课程建设水平、提高创新能力等作用,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多维度有力支撑与坚实保障。同时,研究生教育也会影响一个学校学科建设水平,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4.校际竞争白热化

研究生教育在高校评价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各个高校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与学位点建设水平,将在人才队伍、科研项目、学术成果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从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发布的2015年最新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结果看,无论是在江苏省内还是全国同类院校相比,我校的研究生教育特色不是很鲜明,形势不容乐观。

 

三、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经过建设与发展,力争在“十三五”末,研究生教育达到有特色、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基本要求,整体办学水平在全国省属财经大学中位居前列,培养一批具有大财经视野,能够引领地区经济与行业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二)具体目标

在培养体系方面,到2017年,确保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在此基础上,获得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专业学位点2个左右。

——培养规模方面,到2020年,在校研究生规模力争达到3000人左右,其中博士生30-50人,扩大出国访学和来华留学生比例,力争在校留学研究生规模达到50人。

——培养结构方面,在申请新增专业学位点基础上,到“十三五”中期实现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在校研究生数各占50%的目标。

——培养质量方面,育人为本的理念更加牢固,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有关教学成果力争获得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毕业生综合素质及学业能力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

——国际化培养方面,2020年,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开放化体系基本形成,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活动能力显著增强,博士研究生和应用经济学等三个省优势学科研究生出国进修比例大幅提高,国外留学生招生规模约达50人左右。

——导师队伍建设方面,根据学校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的发展需要,到“十三五”末,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教师人数达到500人左右,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教师人数达到50人左右,其中海归导师比例达到10%以上,中青年导师比例70%左右。

 

四、总体思路

 

以服务地区经济、行业发展为导向,以研究生成长成才为中心,面向国际化,坚持“分类推进、标准先行、过程管控、质量保障”的原则,构建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推进科教结合和产学结合,着力提高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完善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监督、评价和调整机制,推进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建设,着力强化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

 

五、基本任务

 

“十三五”期间,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本任务可以简称为“3132工程”:“3”,即准备3个博士点授权的重点建设学科;“1”,即研究生年均在《南京财经大学论文发表期刊指导目录》上发表学术论文100篇;“3”,即每年获3篇省级优秀硕士论文;“2”,即2个一级学科实现专业课程全英文授课。具体任务是:

1.博士点建设准备工程。举全校之力,加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项目的投入与建设,顺利通过2017年的项目验收;积极创造条件,准备3个博士点授权的重点建设学科,努力使我校成为博士授权单位。

2.硕士点建设调整工程。根据学位点评估情况,对现有学位点进行有效动态调整,有撤有增,优化学位点结构。积极推进专业学位点申报工作,扩大专业学位点规模。

3研究生结构优化工程。“十三五”期间,我校研究生规模将保持低速增长,学术型硕士规模基本不变,专业硕士规模年均增长10%。到“十三五”末,在校硕士研究生中,学术型硕士与专业硕士比例为11左右。

4.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到“十三五”末,我校研究生毕业论文抽检合格名次位居江苏省高校前50%,优秀率达到10%,不合格率低于2%。每年至少有3篇毕业论文获省优秀硕士论文,毕业生就业层次提高,社会声誉增强。

5.培养国际化工程。到“十三五”末,海外师资比(包括兼职和全职)达到5%;在应用经济学等三个一级优势学科中,争取有2个一级学科授权点实现专业课程全英文授课。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活动能力显著增强,应用经济学等三个省优势学科每年选派20%左右硕士研究生到海外研修学习6个月以上,博士研究生必须到海外研修学习6个月以上;国外留学生招生规模约达50人。

 

六、主要措施

 

1.打造高层次人才队伍,为研究生培养和学科点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第一,制定科学合理的硕士生导师考核评价体系,将指导教师的任职资格、指导的学生人数、优秀研究生导师的遴选与其教学业绩、学术成果、科研获奖以及科研项目挂钩。

第二,利用南京财经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在《南京财经大学选聘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指导下,直接将“卓越计划”和“攀登计划”所引进人才聘任为硕士生导师或博士生导师,推动人才优势向学科优势、科技优势和竞争优势转化。

第三,加强长江学者等重量级人才对学科建设的领衔指导,聘请本学科具有较大影响的校外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并让其承担一定的研究生教学任务、专题讲座、课题联合申报和学科建设咨询。

2.以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项目为依托,获得博士点学科授权

以“服务需求、突出特色、创新模式、严格标准”为基本原则,全面推进博士人才项目建设,最终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第一,凝练学科特色,汇聚高端学术人才,大力提升科研水平,加强学术交流合作,优化配置学术资源,着力提高博士人才项目综合实力、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总体质量。

第二,以博士人才项目为抓手、以国家需求为目标、以有关部门积极参与为纽带,强化博士人才项目服务社会的职能,深入开展校地、校企合作,通过技术研发、产业升级、政策咨询等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第三,坚持入主流、重特色的原则,博士生培养实行“主导师双元化、副导师三元化”的培养模式,使培养的博士研究生既能符合应用经济学科的基本学术要求,又能满足粮食流通等相关产业的特殊需求。

3.完善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提高研究生培养管理水平

第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本着优化学科结构、突出学科特色、提高办学效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原则从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习年限、培养方式、学分要求、学位论文工作、课程设置七个方面优化学科培养方案。

第二,监督人才培养过程。成立研究生教育指导与督导委员会,加强对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指导与监督。坚持“学生主体、教师指导”的原则,强化学位论文撰写环节管理,抓实开题审查、中期检查、论文评审与答辩等关键环节。 实行毕业论文抽检与公开答辩制度,提高论文质量。规定学生在就读期间必须独立或与合作发表文章,与导师合作的学术文章,学生为第二作者的,在优秀研究生评选、各类奖学金评选时视为第一作者。

第三,强化人才培养结果评估。从优秀学位论文、国家奖学金评选、高水平科研论文、高层次获奖、创新创业实践、就业率与层次等方面对研究生人才培养结果进行考核与评估,将评估结果与招生指标挂钩。

4.设立“四大专项基金”,为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提供资金保障

第一,设立博士生培养专项基金,培养周期内生均基金规模在50万元以上。

第二,设立研究生海外研修学习专项基金,保证每个博士研究生和15%左右的硕士研究生到海外研修6个月以上。年均基金规模100万元左右。

第三,设立新课程开发与教材编写专项基金,加强对双语课程、外语课程、网络课程开发和高水平专业教材编写的支持力度。年均基金规模50万元左右。

第四,设立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课题研究专项基金,资助研究生教育的热点和关键问题研究,形成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成果。年均基金规模5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