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实施意见
教务处[2004]68号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决定重新规划和设计全校性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一、指导思想
21世纪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仅应受到专业的学术训练,而且要形成和谐健全的人格。大学教育应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让他们接触不同的事物,使他们能对不同的学科、文化和不同的思维模式保持高度的兴趣和尊重,同时增进对自身、社会、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了解,使其能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做出明智的选择。
通识教育选修课开设的目的在于向学生展示不同学科领域的各门知识及在这些领域内探索的形式,引导学生获得多种不同分析方法,了解这些方法是如何运用,以及他们的价值所在,强调的是能力、方法和性情的培养。
二、课程领域规划与设计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划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外文明、跨学科领域五大类,要求学生在院系指导下,在每个领域自主地选修一定的学分。
A、 人文科学
B、 社会科学
C、 数学与自然科学
D、 中外文明
E、 跨学科领域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采取逐步建设和不断更新的方法,目前一是精选已开设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造和进一步建设,二是结合学生知识结构要求和学校特色设计新的课程。所有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既可以面向全校也可以面向其他学校聘任授课教师,并根据教学需要和检查评估的情况,不断增设和淘汰。在公平竞争的机制下逐渐推出一批具有财经大学特色的优秀通识教育课程。
三、教学要求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设置力图向学生介绍大学本科教育所不可或缺的知识领域中获得知识的主要方法,让学生剖析不同学术领域和文化的研究层面、研究方法和思想体系,从而为资质、能力和经验各异的大学生提供日后长远学习所必须的方法和眼界。为此,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应符合如下要求:
1.教学内容重在启发思想、掌握方法,而非灌输知识的细节,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细节或事情的详细经过应当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去掌握。
2.教学环节应包括课堂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和作业等几个部分。应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目录,并对学生提出必要的课外阅读量要求。还应通过讨论和撰写读书心得等办法,检测学生读书的质和量。
3.鼓励使用先进教学手段,提倡运用课堂模拟、项目参与、社会实践、角色扮演等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课堂讨论是通选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大课的讨论可以分组进行。
4.课程最终成绩的评定应由考勤、讨论、作业、考试等多种检测指标来决定。每门课的作业不少于两次。考试内容应能检测学生读书和自主学习的情况。
5.开课时即应发给学生教学周历,内容包括教学目的、要求、大致的进度、基本参考资料目录、成绩考核办法,以及教师姓名、联系办法等。
四、遴选标准
1.基本性:课程的内容应有利于学生了解人类文明中最基本的知识和方法。相对于工具性、应用性课程而言,课程应具有基本性。
2.整合性:课程应对不同学科领域的内容进行融合贯通,提供学生分析问题的多种视角,能够启发学生的心智。
3.深刻性:课程不仅要让学生获取广泛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发展完备理性、培养优美情感、陶冶健康人格,从而达成人的和谐与自由的发展。
4.时代性:课程应具有时代特征,尽可能地反映学科新成果、新趋势、新信息。
5.普适性:课程所探讨的问题应适合全体学生学习,以不须预先修习系统性专业知识为前提。
五、审报程序和方式
课程开设由教师申报、院系初审,最后由学校按照遴选标准严格审核。可以由教师一人开课,也可以由一人牵头,多人合开。申报教师须填写“开课申报表(含课程简介)”和“开课教学大纲”,包含授课内容、课程进度、教科书、参考书目、考核方式、教师简介等。
六、学生选修制度
通识教育选修课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中外文明、跨学科领域五大类,学生在每个领域至少选修2个学分,总共最低修满12个学分。学生选修与本专业重复或相近的课程,不计入通识学分。跨学科领域的课程修习则均承认学分。
七、开课时间
通识教育选修课开课时间为:第二学期至第七学期。
八、附则
本实施意见自2004级学生开始执行,2003级及以前各年级学生仍执行原规定。
附件:南京财经大学通识教育指导选修课名单
二○○四年十月三十日
附件:
南京财经大学通识教育指导选修课名单
人文科学类:
简明中国史、简明世界史、普通逻辑学、中国哲学智慧、、西方哲学思想、伦理学、美学概论、音乐鉴赏、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美术鉴赏、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史、西方文学史、唐诗宋词赏析、外国文学名著赏析、现代汉语、汉语口语、汉语写作、社会心理学、当代大学生心理学
社会科学类:
政治学概论、行政学概论、社会学概论、家政学、宗教学概论、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人口学原理、教育学、市场经济概论、中国税制、知识产权法学、国际经济法导论、当代资本主义研究、当代社会主义研究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
数学文化、数学建模、应用博弈论、运筹学、物理学导论、化学与社会、生命科学导论、环境与社会发展、自然科学概论、工程技术概论、材料科学、食品营养学
中外文明类:
中国文明史、西方文明史、中国文化概论、世界文化概论、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中西方文化比较
跨学科领域:
创业学、公共关系学、领导学、经济伦理学、科技革命与世界发展、中国书法